首页 >> 蔓五月茶

【推荐】吴城镇供港蔬菜基地变就业基地毛叶芋兰

发布时间:2022-12-09 23:49:29 来源:来宝农业网

吴城镇供港蔬菜基地变就业基地

初秋时节,在桐柏县吴城镇贾岗村供港蔬菜基地,芥蓝、菜心等各种蔬菜地一块连着一块,一眼望不到边。基地内蔬菜长势正旺,整齐排列的白色喷灌设备点缀田间。蓝天白云下,随处可见在地头劳作的村民,空气中飘散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在基地里,几名工人正在将刚采摘的无公害蔬菜进行分拣、过秤、包装,然后运到离基地不远的冷库保鲜。见记者一行到来,正在地头查看蔬菜长势的吴城绿港蔬菜基地负责人王应怀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蔬菜基地每天出菜10吨左右,当天采割当天装箱,第二天早上6点出发,18个小时后就到了香港居民的菜篮子里。”对于在供港蔬菜基地工作的村民而言,蔬菜热销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酬劳,还有完全不同的种植理念,从耕地、播种、除草、施肥、浇水到采摘、分拣、过秤、装运,大家各司其职,就像现代化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蔬菜基地建到俺们这个村以后,村民得到的实惠确实很大,像我这样在家带孩子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还能挣钱,比在外面好多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毛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在贾岗村附近的村民都像毛改一样,他们把自家的田地租给基地,换取每亩每年600元到1000元不等的租金。之后,农民们接受了蔬菜公司开出的薪酬待遇,成了供港蔬菜流水线上的工人。而做工人的最大好处,就是由基地承担风险,自己只管干活,特别是这几年桐柏县连续干旱,村民们在种地上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全靠望天收的种植模式,对在土里刨食的村民们来说,种庄稼增收致富的风险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了赔钱的买卖。而绿港蔬菜种植基地的出现,不仅让村民们有了稳定的地租收入,同时也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门路。贾岗村党支部书记贾祥新告诉记者,该基地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行模式,今年流转土地1600亩,预计到明年发展到3000亩,给村民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就是不种地,4个组村民每年也可以拿到100万的租金,在基地务工每月还可以领到2000多元工资。该基地是吴城镇于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吸引香港客商投资兴建的项目,投产后计划流转土地3000亩,目前播种面积已达1600亩,每亩全年可以播种七茬蔬菜,年产值达到1.1亿元。主要种植香港人喜爱的菜心、芥蓝等绿色蔬菜。该基地聘请了广东、云南的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把关,在种植过程中实行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程,集成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确保香港居民吃上放心菜、绿色菜。8党员带动经济发展本报讯(通讯员赵光选)邓州市裴营乡采取加大投入、抓好载体等措施,搞好党员培训,力促全乡经济发展。该乡先后投入50余万元,购买电视、电脑、dvd,科技图书及光盘等资料,加强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建设,使党员学习有教材,示范有基地。同时,利用党员活动日、农闲季节等,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学习,交流致富经验,传递信息,并及时把技术、资金、信息送到农民手中。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教育活动5次,培训党员1800余人次,传递致富信息200多条,帮助农民外销玉米、花生等农产品100多万斤,培养党员科技带头人450名,帮带1200余名农民走上致富之路。8整治环境迎接通水本报讯(通讯员李海增周春华)今年10月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建成通水,处于水源地核心保护区的内乡县瓦亭镇实施“蓝天、碧水、垃圾清运”三大工程,以两河(长生观河、魏河)、三路(师瓦路、瓦乍路、瓦虎路)治理为突破口,在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扫尾工作以及清理污染源的基础上,结合清洁家园活动,每周组织相关单位对全镇“两河”、“三路”进行一次巡查,重点解决垃圾乱倒、破坏水土的问题。同时,在各村设立固定的垃圾投放点,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处理厂处理,并组织人员对全镇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投入车辆10余台(辆),清理生活、建筑垃圾200余立方米,取缔废品收购点、店外经营35处,清理小广告300多处,清理柴草垛、枯枝堆、路边小菜园120多处,确保以崭新的形象迎接正式通水。8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本报讯(特约记者申鸿皓通讯员刘沈军)“地中椒,区中粮,园中瓜,棚中菜”已成为社旗县晋庄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业在农民的收入份额中占到40%以上。该镇依托30万亩高标准粮田项目区、无公害小辣椒生产基地等,以强化小辣椒、西瓜、烟叶和林业为产业重点,在规模发展上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在产业服务上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服务措施跟踪到哪里,使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突破5.5万亩,小辣椒稳定在2万亩,西瓜种植面积6000多亩,反季节蔬菜170余亩,烟叶面积近300亩。为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该镇还以生产基地为龙头,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风险同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和合作社互惠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有效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镇已建成蔬菜、烟叶、西瓜、辣椒、农机等18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发展会员168户,带动群众200余户。8晋庄镇瓦亭镇裴营乡富民强村领头雁——记淅川县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刘英文特约记者夏季风高帆3年前,凭着一颗赤诚为民的热心和满腔豪情,刘英文担任了淅川县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的党支部书记。3年后,他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人均年收入上万元,不但村容村貌整洁,而且邻里和谐。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共安置移民171户745人。搬迁前,移民们居住在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过着住砖瓦房、土坯墙,靠种粮维持生活的贫困日子。2011年6月,柴沟村移民从香花镇搬迁入住厚坡镇,刘英文当选为柴沟新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凝心聚力建设移民新村,让村民安居乐业,成了刘英文的心头事。为此,刘英文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20多项村级管理制度,主持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老党员赵志清说,有了议事会,事情真好办。比如,养殖小区的使用问题,群众意见不统一。村里召开民主议事会,按照多种方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决定,养殖小区按照一年每平方米10元钱的价格租给移民使用,移民自愿报名,抓阄分配养殖面积,大伙心服口服。民主监事会负责监督村“两委”决策执行和财务收支等重大情况。监事会成员欧阳勇说:“谁也别想私自花掉一分钱,所有资金支出都得经过我们监事会15人的同意才行。”遇到移民有纠纷,经调解委员会公开、公正调解,事态很快平息。“有啥事,找调委”,如今,柴沟村的民事纠纷大幅度下降,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早些年,刘英文靠做辣椒生意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每年有100多万元的纯收入。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刘英文提出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整合养殖资源、建设移民养殖小区的发展思路。他多方奔走,结合村情申报建设了投资1200万元、占地70亩的柴沟移民村养殖小区项目,并发展烟叶500亩,投资建成一个500万元的食品加工厂。刘英文说:“在县乡政府和移民部门的帮扶下,目前,柴沟村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发展了养殖、种植烟叶、食品加工等产业,移民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实现了稳得住、可发展、快致富的目标。”“这100多只羊都是刘支书带动支持我自己养的!”在柴沟村养羊大棚前,村民赵海清很是自豪,“起初,群众胆子小,怕赔,刘支书就给大家加油鼓劲,还自掏腰包带着我们远赴湖北、山东考察,引进优良养殖品种。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走上了发家致富路。”养牛户曾显红感动地说:“我和其他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时,刘支书二话不说,主动到信用社为我们担保贷款,解决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如今,柴沟村的养殖小区入栏种牛200多头,种羊2000多只,肉鸽2万多对,年总产值达5300万元,年净利润1000万元。2013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柴沟村的养殖项目很快形成了示范效应,其他移民村也纷纷建设了黑猪、黄牛养殖场等。8莫让垃圾箱成摆设□叶金福近年,在建设新农村中,各地在村主要村道上摆放了垃圾箱,有的村还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垃圾清理,这不失为一项改善农村民居生活条件的利民之举。然而,近日笔者在一些乡村看到,个别村庄的垃圾箱里并未见多少垃圾,而垃圾箱旁却是垃圾遍地,堆积如山。有的村民仍旧习惯性地将垃圾倒在家门口,丝毫不在意垃圾箱的存在,致使垃圾箱形同虚设,成了摆设,实在令人可惜。为何村民会随意乱倒垃圾,而不把垃圾入箱呢?笔者以为,其实并非村民不懂得文明道德,不知道讲究卫生,关键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究其原因,不乏以下种种:文明程度比较低、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等。事儿虽小,但其影响很大。笔者以为,要改变村民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政策上讲,应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文明素质上下工夫,加大对村民的文化、卫生等知识教育培训力度。从农村自身上来讲,一方面在各种便民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当更多地考虑到当地实际,以便让这些基础设施更好更便捷地适宜于村民需要;另一方面应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和相互监督上下工夫,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不文明行为,从而达到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的目标。总之一句话,要管好用好农村垃圾箱。8方城县清河乡和庄村农民正在采摘烟叶。该乡今年烟叶种植面积8000余亩,产值达3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

之江铭楼租房

中心医院便宜的二手房

向军南里二手房

南半截胡同二手房

友情链接